不锈钢管!不是在涨价,就是在涨价的路上!!!
豫沪市场讯,这些天来,不锈钢管涨价的消息传遍了钢铁市场,同时,我们也关注了这一点,
管厂的涨价多数始于3月8号,而且普遍都是中小型管厂先涨价,直至这两天,一线304品牌才开始了拉涨。
据了解,多数公司304品牌也有200-400元/吨的涨幅,但同时也有很多公司暂时却未有调涨的迹象。
不过,也有消息显示,在不锈钢大中小型管厂家齐齐调涨出厂价格的同时,也有一些厂家反其道而行之:不涨价,反而跌价!
那么,是居于什么原因,在面对原材料短缺且涨价、资金压力大、订单增加等等情况下,有些管厂可以淡定自如,甚至要反其道而行呢?
经过市场调研,原因大抵归结为如下:
一般来说,一线304品牌厂家普遍具备资金实力,年前或多或少都准备了充足的原材料库存。
某厂家一再地跟客户强调:“小厂才调涨,我们是大厂,资金实力雄厚,虽然普碳飙升,不锈钢卷价也疯涨,但我们不调价!”
针对这种现象,有商家认为是“一种营销行为,跟‘实力’无关,目的是为了稳定客户”!
此外,还存在其他的因素影响,比如不涨价是为保持销售渠道的顺畅、提高市场占有率、新品牌新区域的开发、经销商的要挟等等。
大企业是做市场,小企业做环境,应环境而调整自己的方向。不是一言而尽。
确实,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品牌到了一定高度,就会摆脱成本的束缚。品牌产品一般都高价,一般低价难成品牌。其实品牌产品的价格也并不在于有多高,而是稳定和合理价差。品牌到了一定高度,就不会因原材料的涨跌而随时作出调整。
只是这些年,随着不锈钢管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也使得不少管厂对踏准原料采购节奏有了依赖。
于是,我们可以时不时听到一些厂家的感叹:
幸亏在某个时间点的低价位大量采购了原料!但是没踏准怎么办?成本就上来了,因此一些企业也不得不因原料涨跌而作出反应。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304不锈钢管,此前我们所说的不锈钢管厂有些9200元/吨(不含税)的原材料,那么经过采购——压延——分条——制管——入仓——销售,整个环节走下来大概需要10-15日的周转期。
因此不锈钢管价是在原材料涨了7-15日甚至更久才开始涨价,那么尤其是大厂就表现得更为明显。
那么,也可以理解为,要么是现在的大厂家积压订单太多,要么就是还在酝酿,因为原料涨价到制管环节有个周期,迟早还得涨上来!
在这里我们只讲原料成本,毕竟财务成本家家不一样,看管理是否理顺得当。
经过调研,我们也了解到,个别厂家尤其是二三线品牌的厂家确实存在以次充好的行为,主要是原料采购方面使用的一些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比如使用二级料及存在不可控因素的代工料,由此具备成本优势。
我们知道,201热轧窄带来讲,精炼料价格也就涨了100元/吨,甚至有的是没有涨价的。
但是,中频炉尤其是质量非常好的中频炉的价格却因为废料的拉涨和资源的极为缺乏而呼呼上调,所以如果你使用的是中频炉料,那就成本压力会更大。
其实,作为管厂,是憋屈的,原料涨时被骂着不能涨,原料跌时被压着使劲跌。一涨一跌之间,就有动荡,也不见得涨价了,管厂就是赢家。
有管厂老总发牢骚
“如果可以,在保持利润的同时,我更愿意管价能够持平。涨了价,就开心了么?甚至可以说涨了价后我卖出去的这个价格还是亏损的。涨价或跌价,受伤的都是作为管厂的我们,因为不锈钢管是——不是成品的成品,不是原材料的原材料,两头都有压力……”
另一管厂老板如此表示
“其实,说到底都是行规不好!为什么我这么说,我们其实应该学习铝材的那种模式,比如大厂的加工费不一样,凤铝或者南铝之类的大厂,加工费可能是5000或者4000又或者是3500也好,下游厂家会有有认定,你铝锭多少钱,加个加工费就可以,不管你是3000还是5000,铝锭+加工费=铝材成品,人家行规成熟,就好做多了。”。
我们也期待着不锈钢管的行规有一天也会有如铝材行业的行规那般成熟!但愿那一天早点到来!
推荐产品